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百度网盘

2022-05-01 09:19:21 xudabang

1.施展式的研究视角:  颠覆传统的国际政治学讲述方法,用发生学的视角,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百度网盘追根溯源国际秩序的演化逻辑。  在讲述过程中,施展老师会调用不同学科的认知,史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这些统统都在他的解释框架之内,让你再温《中国史纲50讲》中“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的强大逻辑。

人们生活的自然状态是孤独,人们的基本需要限于食物、异性和休息。自然人具有两种基本的情感,即自爱和怜悯心。人的基本情感使人不会加害他人,必要时会互相协助。

卢梭将这种自然状态的社会称为“伊甸园”,认为这是最美好的社会状态。他使用的“自然状态”这个概念影响很大,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后世人们在讨论社会问题时,经常会以“自然状态”为起点,考虑在没有任何外来干预时人们会本能地怎么做,这是西方讨论社会问题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卢梭会如何解释无可否认的人类暴力呢?他认为,那是文明的结果。随着文明的到来,私有财产和权力欲望等因素破坏了人类的自然状态,迫使人们离开伊甸园进入充满暴力的社会状态。就此,卢梭也首次挑战了文明社会一定比原始社会更加先进更加优越的观点。

自1651年后近370年来,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学家和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纷纷加入这个辩论。辩论胜负的天平也在三个多世纪中几经反复,至今未见分晓。其中,生物学家达尔文属于霍布斯的阵营,强调弱肉强食自然淘汰的生存法则。历史学家普遍支持霍布斯,认为人类历史就是暴力史,人类具有暴力基因的历史学家大有人在。历史学家莫里斯著书系统回顾了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战争的历史,解释战争影响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4] 哈特晚年倾心历史,在1972年出版的遗作中,直言人类带有暴力基因,或曰受“战争细菌”污染,提醒大家战争的细菌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而不是经济、政治或宗教之中。[5]

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之母米德属于卢梭的阵营,到处宣传她考察过的太平洋岛屿,宣传那里原始社会有多么和谐美好。后来的学者重返米德调查过的岛屿,做过认真的复查,发现米德观察和报道的美好社会并不存在,内容有相当虚构的成分。米德的支持者则继承卢梭的传统,宣称米德当年看到的是当地真实、传统、纯洁的原始生活,而她之后人们看到的是被文明人污染过的当地生活。

  2.用两大要素分析国际政治:  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百度网盘要把握国际秩序的演化方向,就要抓住两个关键的要素,一个是对于现实力量格局的把握,一个是对于人心的把握。力量和人心,这两个要素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当中的第一性原理。  3.像看大片一样,看懂国际政治:  施展老师的《国际政治学40讲》,并不是要跟你机械地分析国际政治学的各个要素,也不是要跟你讲国际政治的各种八卦。  他会带你看到国际政治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大场面,还有那些极具野心和智慧的顶级高手。在真实的历史故事当中,带你深刻地理解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


全部总目录.xls

点击下载查看


捐赠98 学习全部,持续更新.支持24小时自助办理:

捐赠后会立刻收到网盘裙号 然后百度网盘搜索群号入裙 裙文件随时取用


首页
参与众筹
目录
得道
极克
看里想
商业财经
自我提升
工科技术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