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百度网盘
1.吴伯凡老师是被商业思想家们推崇的商业思想家。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百度网盘他曾任《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和发行人,著名脱口秀《冬吴相对论》里面的“吴”。 2.你可能经常听有人提到“盲维”“生态思维”“认知越狱”“认知阑尾”“双环学习”“刷卡式认知”“钟与云”“认知负资产”“数据扭曲磁场”“意义炼金术”等,这些都是他最早命名并介绍给大家的
当孩子感觉到或者估计自己做了一些让人觉得不好的事情,他们经常会产生羞耻感或者愧疚感。成年人和孩子都不喜欢这种心理感受,所以,他们会尽量地避免犯错。这些心理感受就像人体内部的警报器。当我们的行为和所谓好的、正确的、可接受的社会标准相背离的时候,它们会及时地给我们发出清晰的信号。
然而,羞耻感与愧疚感之间的差异很大。愧疚感来自“我干了坏事”这样的想法,而羞耻感源自“我是个坏人”这种概括性的自我评价。两者的差别看起来非常细微。然而研究表明,这两种心理感受涉及完全不同的内心体验及行为模式(Tangney and Tracy,2012)。
愧疚感是一种内心不愉快的感受,它源自个人的是非观念。有愧疚感的人会感到后悔,并产生改善目前状况的冲动。愧疚感促使人道歉,并采取补救措施。通常,有愧疚感的人具有共情的能力,有体谅他人的倾向,并善于换位思考。当他们生气的时候,他们也会尽量给出建设性的回应,而非采取攻击性的行为。
羞耻感与此不同。羞耻感是内心受尽煎熬的痛苦感受。当人们感到羞耻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无地自容,感到自己无能,甚至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他们甚至想逃跑,或者把自己隐藏起来,他们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这种羞耻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它会改变内心的自我认知,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阻碍我们关爱他人。实际上,当人感到羞耻的时候,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对他人进行指责和攻击。愧疚感促使人修复关系,而羞耻感会导致人破坏甚至摧毁人际关系。羞耻感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焦虑、抑郁、饮食失调以及自卑心理(Mills,2005)。
。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百度网盘 3.吴伯凡老师在得到开设的《伯凡·日知录》和《吴伯凡·认知方法论》总共超过18万人学习,这一次他以个人名义挑起“商业评论”的大旗,为用户提供持续的商业观察知识服务。更新时间:每周六、周日0点,2020-2021,全年共104期。 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百度网盘 4.每周,吴伯凡老师带你深度思考一家公司、一个产品或一个商业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字节跳动、华为、拼多多、B站、百度与谷歌、特斯拉、中国网络视频公司发展逻辑等。 5.这个专栏对于投资者、求职者、创业者,总之所有那些需要从创新公司里找机会的人,都特别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