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EE企业级实战项目 智牛股

2022-05-03 09:44:44 xudabang

  • 第八章 智牛股-8.用户注册
    -
  • 7 第七章 智牛股-7.权限与网关
    -
  • 6 第六章 智牛股-6.股票与撮合交易
    -
  • 5 第五章 智牛股-5.数据库设计
    -
  • 4 第四章 智牛股-4.技术基础三
    -
  • 3 第三章 智牛股-3.技术基础二

在这几个案例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案例中,一个公共或私人机构,或者个人正在决定是使用某种默认规则还是要求人们进行积极选择(关于“要求”一词在这种设置中的可能含义,下面我还会详述)。对那些反对家长制管理并赞成选择自由的人来说,积极选择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实际上,自由选择似乎比任何默认规则都受欢迎。它尊重个人动因,提升了责任感,它要求行使个人自由。很多人认为积极选择值得被放在首位,特别是当它通过提供信息、增强人们的统计学素养等方式提升或改善了人们的能力时。简言之,最佳手段应当能够加强系统2,而非忽视它,或者单纯地利用系统1。

有观点认为,从福利以及自主权的角度来说,积极选择是可取的,即使人们有犯错的倾向。人们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这一点相当重要。从这一点来讲,人们应当被要求或允许进行选择,无论他们是否会作出正确的选择。从各方面来说,有关家长制管理和积极选择之间的对立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它确实有助于界定现有的所有分歧。

本章的核心目标是打破这种对立,并说明这种争论通常是虚假的。在很多情况下,坚持积极选择或者强迫人们进行选择都属于家长制管理的某种形式,而非家长制管理的替代品。在合理的假设中,任何要求积极选择的努力都能够符合家长制管理的标准定义,并且同大部分传统的有关家长制的反对意见矛盾。其主要理由是,许多人选择不进行选择。[1]有时他们清楚地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并且愿意为那些帮助他们进行选择的人付出可观的报酬)。他们积极地选择了放弃选择。

有时人们没有作出明确的选择,他们没有进行任何积极的选择。尽管如此,我们仍有理由推断他们的偏好是不进行选择,如果询问他们,他们也会这么说。(回忆一下打车去机场的案例)他们也许担心自己可能会犯错。他们也许很忙,并缺乏“带宽”。他们也许希望关注某些他们关心的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他们也许认为选择会剥夺他们想要忽视某些问题的自由。他们也许意识到了他们在某方面的无知[2]或他们自己的行为偏误(例如不切实际的乐观)。他们也许发现潜在问题会在经验上、道德上或者其他方面带来困惑、痛苦或者麻烦。他们也许并不享受选择






首页
参与众筹
目录
得道
极克
看里想
商业财经
自我提升
工科技术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