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2-Python大数据全栈工程师-马士兵教育

2022-05-03 09:59:38 xudabang

我至今对其中的一次演讲记忆犹新。那是2005年的某一天,在一个满是股票经纪人的酒店大厅里。那天早上我从报纸上得知,哥伦比亚政府债券仅仅比美国国债高100个基点,这使我大为震惊。诚然,哥伦比亚的经济运行得越来越好,而我对这个国家也所知甚少。但是高于国债区区100个基点,意味着年期望损失率是1%,这似乎过于乐观了。因此,当我讲到债券市场泡沫并在屏幕中放映了一张歪心狼的图像时,我脑子里就想到了哥伦比亚政府债券。当我问及在座的经纪人有谁认为高于美国国债100个基点是一个合理的风险溢价时,没有一个人举手。然后我公布了这则消息:市场就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哥伦比亚债券今天已经卖到这个价格了。

到了2006年初,我已经对自己总是在讲债券市场泡沫而听众却充耳不闻感到心灰意冷,所以我放弃了。也许我应该坚持的。

债券泡沫从何而来?这个源头,恐怕要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说起。美国经济并非大步流星而是跌跌撞撞地走出了2001年的小规模衰退。在“以失业为代价的复苏”的近两年时间里,GDP缓慢增长,就业率持续下降,通货膨胀率很低且还在下跌。实际上,到了2003年,美联储已经开始担心美国有可能陷入通缩。为了刺激疲软的经济,美联储将隔夜拆借利率(即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是自1954年以来的最低值。这种激进的货币政策奏效了,经济为之一振。但这也意味着,投资美国国债等安全资产的投资者收益甚少。

这反过来导致投资者“追逐收益率”。如果国债仅仅支付你4.5%的利率,但一个声称违约风险可以忽略的抵押贷款证券愿意支付6%的利率,那为何不卖掉国债而购买抵押贷款证券呢?从这过程中可以获取额外150个基点的收益。似乎不需要动脑筋,对吧?的确如此,如果违约风险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的话。但风险当然不能忽略不计。投资者绝不应该将2004—2006年极小违约率的好年景外推至无穷期。但是他们却这么做了,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了债券市场的泡沫。






首页
参与众筹
目录
得道
极克
看里想
商业财经
自我提升
工科技术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