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学Java资深研发工程师1期

2022-05-03 10:02:22 xudabang

2000年,一种叫作信用违约互换的新型衍生品开始出现。信用违约互换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摩根大通一群年轻有为的金融工程师。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美联储担任副主席时,我的同事还讲解过这种全新的金融工具,我们当时为弄清它的庐山真面目而绞尽脑汁。那时我们都没有想到,它会在接下来的金融危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以衍生品的形式存在的保险合约,合约的卖方就要特定债券的违约损失为买方提供保险。如果标的债券真的发生了违约,合约的卖方就赔偿买方一定的金额;作为回报,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保险费,就像你买人寿保险或汽车保险时一样。通常情况下,标的债券不发生违约,卖方盈利,买方亏损;然而,一旦标的债券发生违约,卖方就会遭受巨额损失。这是很典型的保险:提供保险的人只在极少数情况下遭受损失,然而一旦遭受损失,金额就会很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衍生合约出现呢?起初是为了让投资者对冲违约风险。假设我有100万美元通用汽车的债券,如果我担心通用汽车可能会违约,我就可以去找一家大的保险公司,比如美国国际集团(这可不是乱举的例子,在金融危机前,美国国际集团出售了大量的信用违约互换),购买一份以该债券为标的的信用违约互换。根据合约,我定期支付美国国际集团保险费。如果接下来通用汽车违约了,美国国际集团会承担相应损失。因此,美国国际集团就把我从通用汽车的违约风险中解救出来了,当然,这是要收费的。这正是保险公司做的事情。

然而很快,信用违约互换的赌博功能就让其对冲功能相形见绌。人们开始赌通用汽车到底会不会违约,而不需要持有通用汽车的债券。假设史密斯和琼斯都没有通用汽车的债券,史密斯认为通用汽车会违约,而琼斯认为不会,史密斯就可以买一份以通用汽车债券为标的的信用违约互换,而琼斯就卖一份。用交易术语来讲,这样的交易就叫“全裸信用违约互换”,因为买卖双方都没有标的债券






首页
参与众筹
目录
得道
极克
看里想
商业财经
自我提升
工科技术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