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十日谈:疾病、大国博弈与我们的未来百度网盘

2022-05-04 20:31:21 xudabang

六十年前,我满怀兴奋进入新大陆(美国),盼望理解这个人类第一次以崇高理想作为立国原则的新国家,究竟是否能够落实人类的梦想。

六十年后,却目击史学家、社会学家正宣告这个新的政体病入膏肓。

回顾故国,自从清朝末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贤俊盼望找到方向,将中国改革为庶几能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的状态。

现在,西方原本最接近理性的美国政治体制,居然沦入如此困境!中国将来的途径应是如何?

我愿意在检讨美国历史之时,向台海两岸的中国人,一抒个人的感想。

可以是两种思维模式的混合,但是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其中一种。

对其他能力的看法也是一样。你可以把“智力”换成“艺术天赋”“体能”和“商业技巧”来试一试。

这不仅关乎你的能力,你的个人特质也是一样。请看以下这些关于个性和特点的陈述,判断你是基本同意还是基本不同意。

1.你是某一种类型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可以改变这一点。

2.无论你是哪一种人,你总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既定类型。

3.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做事,但决定你身份的最重要的特质并不会真正改变。

4.你总是可以改变决定你身份的基本特质。

这里面,1 和 3 是固定型思维模式,2 和 4 反映出成长型思维模式。你更同意哪一项?

这和你之前关于智力方面的答案有区别吗?有。涉及你智力时,你的“智力思维模式”开始起作用;涉及你的个人能力时,你的“个性思维模式”就开始运作了——个人能力指你的独立性如何,合作能力如何,社交能力如何,或者是否有爱心。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

以下是围绕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的其他方法:

·想想你认识的某个沉浸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之中的人。想一想他们是怎样不断证明自己的,以及他们对错误和犯错怎样高度敏感。你是否想过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你是不是也一样?)现在你可以逐渐理解其中的缘由了。




首页
成为VIP
目录
得道
极克
看里想
商业财经
自我提升
工科技术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