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变现营·每月轻松多赚5000

2022-05-04 20:52:39 xudabang

  • 21 19.【福利】 3种文案写作变现方式,让你拥有随身携带的印钞机!.mp3
    10.1M
  • 20 18-自检:5种自检清单,让你的文案转化率一路攀升.mp4
    33M
  • 19 17-做好结尾:4个临门一脚的杀手锏,让读者下单不再犹豫.mp4
    79.1M
  • 18 16-金句:7个金句模板,让你30秒写出一个金句.mp4
    54.9M
  • 17 15-赢得信任:玩转用户心理等6大元素,写出走心又走肾的文案.mp4
    93M
  • 16 14-开头:2个高效文案模板,小白也能写出让人上瘾的开头

但是,将学生们分为不同能力等级不是有原因的吗?他们的考试成绩以及过去的成就不正显示出了他们的能力水平吗?不。考试成绩和对成就的评估只会告诉你目前这个学生处在什么位置,而不会告诉你将来他会达到什么高度。

法尔克·莱茵贝格(Falko Rheinberg)是一名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他对拥有不同思维模式的学校老师们进行了研究。一些老师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相信,进入他们班级的学生取得的成绩不同,水平也会完全、永远不同:

“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一学年里是不会变的。”

“如果我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我可以很准确地预知他们在学校的表现。”

“作为一名老师,我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起不了什么影响。”

就像我六年级时的老师威尔斯女士一样,这些老师宣扬固定型思维模式并会将其付诸实践。在他们的课堂上,在学年开始时就排在优秀组的学生,结束时还在这个组。而那些一开始进入后进组的,一年之后也还在这里。

但有一些老师宣扬并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注重的理念是: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拓展。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学生们在学年开始时在优秀组还是后进组并不重要,在学年结束时,两组学生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个研究结果令我感到非常震撼。这些老师发现了教导后进学生的方法,在这些懂得引导学生进步的老师的指导下,两组人的差距就这么消失了。






首页
参与众筹
目录
得道
极克
看里想
商业财经
自我提升
工科技术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