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父母情商课
我们后来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在经历过那些难题之后,被夸有能力的那部分学生的表现直线下降,即使我们给他们一些比以前还容易的题也无法挽回。他们失去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表现甚至不如最开始的时候。而那部分努力的孩子则表现得越来越好。他们用高难度的难题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所以当他们回到较简单的问题上时,他们的能力早已远高于此。
古特尔没能茁壮成长。他总会出现强迫性抽搐,而且会不停咬手指,咬到出血。“和他在一起待一分钟——只要一分钟,你就能感受到他抽搐后隐藏的恐怖。”一个采访过他的人说。古特尔还经历过非常严重的周期性毒瘾。“天赋”没能给予他力量,反而让他充满了恐惧和怀疑。这位出色的作曲家没有好好开发他的天赋,而是用人生大部分时间去逃离它。
不过事情还有转机——古特尔意识到他拥有自己的人生历程,他的人生不受他人支配,他也不用去管其他人对他的天赋有什么看法。一天晚上,他梦到了外祖父。“我陪着他一起走到电梯,问他我到底出不出色。他对我说,非常和蔼地对我说:‘你有属于你自己的声音’。”
这个声音最终出现了吗?凭借《晴光翡冷翠》(The Light in the Piazza)这部浪漫主义音乐剧中的配乐,古特尔赢得了 2005 年托尼奖。他会将这项荣誉看作自己的天赋还是努力的结果?我希望是后者。
在研究中,还有一个发现让我们感到既震惊又郁闷。我们对每个学生说:“你知道,我们现在要去其他学校,我相信其他学校的学生们也想了解一下这些题目。”所以我们给这些学生一张纸,让他们写下他们的感受,也让他们写下自己做这些题目时的分数。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那些能力被夸奖的学生当中,有将近 40% 的人谎报了成绩,而且都报高了!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不完美是一件耻辱的事情,特别是当你被称作“有天赋”的时候,所以他们选择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