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广才今天学习笔记

郝广才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交流。

第一种,是将一个国家拆分成多个国家,分别进贡,以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在这方面,中亚帖木儿帝国的继承人沙哈鲁就得心应手。帖木儿是中亚仅次于成吉思汗的一代雄主,他的统治期与朱元璋父子重叠。帖木儿在末年时,曾准备率大军攻打明王朝,但他死在进攻明朝的路上。之后,帖木儿帝国陷入内斗,最后的胜利者就是其子沙哈鲁。沙哈鲁在位时间是永乐二年至正统十二年(1404—1447),见《草原帝国》第十一章第十三节。在漫长的执政生涯中,他推翻了帖木儿的政策,改为与明朝和印度交好,用派遣使者的做法代替战争。他曾经向中国派出使者达十次之多,《明史》记载为九次,《明实录》为十次。也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赏赐”。


见《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沙哈鲁不仅派遣使者的次数多,而且善于将自己的国土拆分,冒充不同的国家向明朝进贡。比如,当时的中亚地区直至伊朗都是他的疆域,沙哈鲁把各个地区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这些地区都被算成独立的国家,分别向明王朝派遣使者。比如,永乐十七年至永乐十九年(1419—1421),有一次沙哈鲁向明朝遣使,除了国王的使团之外,还包括他五个儿子各自的使团。这些使团集结在一起前来,浩浩荡荡,席卷了大量的赏赐。见《沙哈鲁遣使中国记》。利用和平手段创造出五倍的“赏赐”机会,比利用战争和掠夺要划算得多。而在明王朝的记录中,出于面子,也乐于将沙哈鲁帝国下的不同地区算成不同的国家

关联内容

综合类
社科类
其它
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