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三年(1554),葡萄牙船长莱昂尼·德·苏萨经过漫长的谈判,与明朝船队的海道副使汪柏达成口头协议,葡萄牙人获许按照与暹罗同等的条件在广东进行贸易。他们最初在上川岛,后来到了更风平浪静的浪白滘,最后在嘉靖三十六年前后转移到了澳门。另有说法称,嘉靖三十四年(1555),几位耶稣会士表示,中国人把澳门交给葡萄牙,是为了报答他们协助镇压海盗。而据《明史》记载:“嘉靖十四年,指挥黄庆纳贿,请于上官,移之壕镜,岁输课二万金,佛郎机遂得混入。”三年后,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建造教堂,教堂高六七丈,异常壮观。之后澳门开始堡垒化,被明朝口中的佛郎机人据有。
贡撒维斯同样也记载了最初的波折:在苏萨和中国人立约的同一年,他正留在岸上,用稻草搭起一座教堂。葡萄牙船走后,中国人逮捕了他,把他和其他葡萄牙人分别送到不同地方,拘禁到第二年。后来他们聚在一起,建了一座教堂和几间房。
隆庆四年(1570),教士格列哥略·贡撒维斯在信中提到葡萄牙人已经在澳门盖了一座很大的房子、三座教堂、一所医院等等,居民有五千多人。贡撒维斯同样也记载了最初的波折:在苏萨和中国人立约的同一年,他正留在岸上,用稻草搭起一座教堂。葡萄牙船走后,中国人逮捕了他,把他和其他葡萄牙人分别送到不同地方,拘禁到第二年。后来他们聚在一起,建了一座教堂和几间房。到了万历十年(1582),澳门依然没有武器和法庭。他们有一位葡萄牙长官和主教,有五百间房屋